• slider image 58
:::

命題親切活潑呈現美好情感

學校名稱: 大林國小 作者: 傅瑩鈞(教師) 指導老師: 人氣:517

兒童寫作能力包括觀察、想像、感受、構思、表達、記憶等,這些寫作能力的養成,需要不斷的摸索、反覆的練習,才能提升。國語日報兒童園地是一個兒童寫作練習的開放平台,鼓勵同學多元分享,並提供有心練習寫作的小朋友自由發揮的廣闊空間。其中「六十字極短篇」、「熱門話題」、「小感恩.大啟示」篇幅短小、形式活潑、內容多樣化,更有助激發兒童天生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觀察九十八學年度的兒童寫作,第一個印象是刊登的作品拋開了矯揉造作、格式束縛,命題風格親切活潑,內容呈現對美好情感的嚮往。總體來說,這個年度的中低年級兒童寫作穩中求變,力求創新。我們可以從刊登作品的材料選擇、文體格式、布局安排這三方面來做觀察。

 

一、材料選擇緊跟時代:文章要創新,首先材料的選擇就要避免落入俗套,跟上時代的腳步。這一學年影響兒童生活、大家耳熟能詳的新名詞、新行為、新事物大量出現在刊登作品上。兒童樂於感受新鮮、新奇或不一樣的事物,並把它寫在文章裡。百年難得一見的日偏食奇景( 八月三日 )、高雄2009世界運動會( 八月二十四日 )、韓國的熱門舞曲〈SORRY  SORRY〉( 十月二十二日 )都是兒童寫作的材料。 八月八日 重創臺灣的莫拉克風災像是一場揮不去的惡夢,兒童藉由寫作抒發心裡的恐懼和對平安的珍惜。 八月二十七日九月十日十月二日十月八日十一月四日 的「六十字極短篇」、 九月九日〈平安就是幸福〉〈土石流〉九月二十九日〈一日三遷〉九月三十日〈珍惜〉都是以颱風為主題, 九月三日〈莫拉克颱風〉、 九月七日〈莫拉克之災〉更是直接以「莫拉克」命題。在「小感恩.大啟示」這個專欄裡,兒童也多次祝福八八水災的災民早日重建家園。開學二三事的熱門話題則是H1N1新流感, 九月十四日 、二十四、三十日、 十一月二十日 分別都提到。 十一月二十三日〈戴口罩的日子〉、 十二月二日〈打針的恐懼〉、 十二月八日〈難忘的打針經驗〉、 十二月十八日 〈我得新流感〉,都是帶有時代標記的好文章。

 

二、文體格式綜合運用:小學生的寫作練習記敘文是最主要的創作體裁,這可能和學校課本教材偏重記敘文有關。最常出現的敘述對象是自我、家庭、學校,這對應到兒童的切身觀察和表達需求。但是有一個突出的現象值得我們關注,兒童在記敘描寫中常常穿插著議論或抒情,也就是現今的兒童寫作有記敘、抒情、議論,文體融合或文體淡化的趨勢。的確,一篇好的文章記敘離不開抒情,抒情離不開說明,記敘、抒情、議論這三者是相伴相隨的。 十一月九日 的「佳作分享」〈差一點〉小作者借描述一件「差一點」發生的車禍,感悟「差一點」的生活態度能讓我們身敗名裂、後悔莫及,說明為人處事要小心謹慎,不能存著「差一點」的僥倖心理。 五月七日 的「每日精選」〈大樹〉整篇文章充滿詩意,記敘、描寫、抒情兼具,「大樹」不只能蔽蔭乘涼,它簡直是作者的好朋友。 四月十五日 的〈布袋蓮〉小作者除了敘述布袋蓮的美麗,還用了相當多的筆墨議論布袋蓮蔓延造成的生態危機。文體融合是一種可喜的現象,創作不應該被格式束縛住,小朋友可綜合應用各種文體做最適當的表達。

 

三、布局安排靈活巧妙:寫作前的構思活動應同時包含兩方面:寫什麼和如何寫。寫作材料的搜集要靠平日眼睛多看、腦子多想、耳朵多聽、嘴巴多說、心多體會;至於如何表達情意、謀篇佈局則不能沒有想像力、更要有一定的創意。這一學年刊出的作品,不只可讓兒童相互分享不同的生活經驗,還可從中學習到文章表現的各種手法。 十一月九日〈夜遊〉的寫作角度出人意外,作者不從夜遊的樂趣破題,而是現身說法,揭示一個不同的思維方式,那就是「快樂」不必花什麼錢,只要用心感受,生活處處充滿驚喜。透過獨創的「月亮爸爸」、「太陽媽媽」、「肉圓弟弟」、「回憶錄放影機」,平淡的生活就像加了蜜糖的「蜂蜜水」。 十二月十七日〈四季的欖仁樹〉則以「鏡頭剪輯」的方式,串連起「春、夏、秋、冬」的不同風貌,最後再寫到四季的變化正如人類的「生、老、病、死」,有觀察、有聯想、有體會,的確是一篇佳作。 一月十九日〈善變的風〉以「設問法」布局,藉由一連串的問句,逼顯出風的不同面貌,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兒童寫作最忌成人腔太重,作品初稿脫手後,父母師長或編輯稍加修改並不足為奇,但如果更動得太多,「潤飾」成了「捉刀」那就萬萬不可取。當我們審閱完這學年的刊登作品後,這種疑慮消除了,榮獲刊登的文章都是兒童從自己的角度、用自己的語言,寫出對真摯友誼的呼喚、生活體驗的感悟、知識學習的熱愛、自然奇景的讚嘆。當然,兒童寫作還存在著一些值得探討的問題,臺灣的寫作教學缺乏作文講評課程,兒童寫作能力的培養過程缺乏同儕的激勵和討論表達的機會。老師單向灌輸的作文教學負作用很大,使學生養成惰性和對標準模式的崇拜,相當不利創造力的發展。作文講評課是必要的,在經過腦力激盪後,文章的優缺點才會真正進到兒童的心裡。

 

本文於 2010-10-07 發表於「國語日報第10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