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lider image 58
:::

子職教育課程實施模式初探

學校名稱: 三江國小 作者: 吳順發(教務組長) 指導老師: 吳順發 人氣:507
一、問題背景
根據內政部戶政司 ( 2008 ) 所編製的重要人口指標報告可知:台灣地區96年總生育率為1.1,意指平均每一位婦女一生的實際生育數為1.1個,較95年減少0.02個。由此可見,當前的家庭大部分都以生育一個小孩為主,在這個時代背景之下,子女將成為每個家庭中的主角,父母的教養態度也會因此遭受到一定程度的衝擊。因為孩子生的少,所以每個孩子在父母的眼中都是珍寶,為人父母者傾向於凡事皆以孩子為中心來做思考,造成孩子「茶來張口、飯來伸手」的態度,父母為人「孝子」、「孝女」的角色也因此成為新的時代趨勢,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之下,學生對於自己為人子女職分該履行之義務似乎越來越懵懂未知。
根據一份針對青少年所做的調查顯示:有五成半的青少年認為當自己不停吵鬧時,父母最終會就範;更有六成的青少年承認,他們從小學一年級起,就能利用小事操縱父母 ( 引自Paul, 2002 ),父母們不敢向孩子說:「不!」這個事實也讓子女們認為父母親的關愛與照顧是理所當然的,為人子女只要想要什麼父母親就必須立即提供、有求必應!在這種環境下成長的孩子將自然而然地忽略了為人子女所應盡的角色職分,還可能因為角色職分的知覺不足而造成一些令人心寒的社會事件,如:屏東曾發生一名國二獨生子,從小在父母親百依百順的教養信念下成長,從未幫忙父母親做過家事,上了國中仍然事事依賴,母親由於擔心他成為生活白痴而唸了他幾句,他竟動手毆打母親並以惡言怒罵父親,導致母親傷心至極,向警方聲請保護令 ( 陳崑福,2009 )。由上述社會新聞報導可知,父母在子女生育少的情況之下,容易對子女的所有要求百依百順、來者不拒,這種以孩子為教養中心的教養方式將淡化子女的角色認知及責任感,連帶地造成子女未來自我毀壞的生活型態 ( Paul, 2002 )。
政府部門已察覺到此問題的嚴重性,因此在家庭教育法第二條之中,特別將子職教育羅列在家庭教育的範疇之中,在此時代背景之下,教育工作者沒有袖手旁觀的權利,吾人應透過學校子職教育課程的實踐來提升學生的子女職分認知,使其能在子職實踐上有更清楚的方向與更實際的作為。
二、子職教育的意義與實施模式
子職教育指的是增進子女本分之教育活動。在中國社會中,與子女職責相似的概念是孝道,只是子女職責呈現的是孩子對父母親所能盡到的責任部分,只是孝道包括對子女更高標準的要求 ( 陳若琳、李青松,2002 )。然而,在後現代思潮反權威、反劃一的時代背景下,較強調權威、齊一標準的孝道教育確實有其可斟酌之處。因此,如何透過子職教育的實踐來引導學生了解與學習較為多元、彈性的子職教育內容,確實是學校教師必須用心思索的地方。
有效的課程活動設計實踐應該強調溝通與分享,在師生互相支持與反省的過程之中去增能 ( empowerment )。然而,師生互相支持與反省的過程必須奠基於師生間彼此的安全信賴關係。因此,筆者認為,子職教育課程的進行必須以建立師生之夥伴關係為課程實踐的第一步。之後,再透過班級小團體分組的方式,將整個班級分成五至六個小組 ( 每個小組五~六人 ) 來進行子職教育課程活動,以增加學生在班級小團體中和同儕互動與分享的機會,同時獲取同儕的支持性力量,減少個別工作所帶來的壓力,進而學習彼此合作以解決共同的問題。徐惠嫃 ( 2001 ) 就曾歸納 Carrell 的論述,提出運用團體進行方式對青少年而言有以下幾個好處:1.在團體的情境中,青少年會清楚理解到,自己認知的特殊想法,其實大家都曾經有過相似的想法與行為。2.在團體中,團體領導者提供一種青少年想要的楷模,並創造一個安全的空間讓青少年來探索、嚐試。3.團體的進行減少了個別諮商的壓力。4.團體的進行處理了青少年的自我中心議題。5.提供一個青少年可以練習社會技巧的地方。6.團體的環境讓青少年可以藉由同儕的支持發展自我的概念與建立自我的力量。7.團體的方式可以縮小階層觀念,打破上下從屬關係,可以共同討論彼此所持有的價值觀。簡要言之,運用團體方式來進行子職教育課程活動,不僅可以增加學生的互動與分享機會,更可以讓學習者在溫暖、友善與安全的環境之中獲得同儕的支持與情感回饋,逐漸進入學習主題並共同面對問題,在沒有上下階層觀念及從屬關係的前提之下,一起做決定或學習新觀念與新技巧。
除此之外,我們亦可以參考與子職概念相仿的孝道概念之教學方法,以作為子職教育課程實踐時之參考。劉秀菊 ( 1996 ) 曾在「論如何教導學生行孝」一文中提出孝道教學方法應用的四個重點,包括:1.啟發學生智慧:有了智慧才可以提高推理的能力,才能自律自主地辨別是非善惡。有了智慧,個人才能夠洞察事理真象,避免為惡而不自知。有了智慧才能知孝行孝,增加孝的效果,擴大孝的範圍,肯定孝的堅持。2.多元的指導方法:指導方法的設計應該配合學生心理發展的階段,方法應多採用和學生切身有關及感興趣的。3.家庭、學校和社會相互配合推展:杜威說:「學校生活是由家庭生活逐漸發展而來,因此,學校應該繼續進行學童在家庭中已經熟悉的活動。」又說:「學童應該透過社區的生活,來刺激並且輔導其學習。」因此,家庭、學校與社會三者必須相互地配合,才能有助於孝道教學與學習活動之推展。4.加強各科情意的教學:各科教學都包含知識、技能和情意等三個領域,學校孝道教學的成功有賴於各科的配合。
最後,以課程實施的研究觀點論之,蔡慧琦 ( 2003 ) 認為課程實施的過程中,會牽涉到兩個課程實施的研究觀點,一個是「忠實觀」( fidelity ),強調教師應「忠實」課程內容,實施完全符合課程設計者理念的教學;另一個是「相互調適觀」 ( mutual adaptation ),強調教師在實施課程的過程中,可依教育情境彈性調整教學內容,以確保課程實施的成功。歐用生 ( 1996 ) 也曾提到,吾人應該試著從課程實施的「忠實觀」和「相互調適觀」,轉移到教師教室教學情境的「行動落實觀」,也就是所謂的「落實觀」的課程實施,才能關注到教室層面的課程發展設計的轉化與課程實施行動的落實。
根據上述學者專家的研究論述內容,子職教育課程的實施應先以課程實施的忠實觀、相互調適觀、行動落實觀為基礎,強調教學者忠於自己經理論基礎所設計的教學內容,之後依教育情境的不同微調課程的內容,最終以實際行動將課程設計內容轉化到課程實踐之中。再佐以實務教學者的教學經驗,並遵循團體動力的觀點,如此才能讓教學者與學習者在穩固與安全的信賴關係下共同學習、一起成長。據此論之,筆者認為,可行的子職教育的實施重點及運作模式 ( 如圖1 ) 如下。
1.          教學者與學習者以尊重、信任、包容、支持、友善、溫暖、互相關懷等夥伴關係的建立為基礎,以求儘快解除彼此的武裝,進入學習主題;並依教學情境調整教學內容以共同面對問題、做決定、學習新觀念。
2.          以啟發學生自省、提供學生體驗機會的方式來引導學習者有身歷其境、感同身受之感,進而能反思、修正自我的認知,進而在家庭生活中努力實踐新觀念與新作法。
3.          運用多元的指導方法,如:電影觀賞、團體活動、角色扮演、調查活動、學習單、說故事、家庭作業等方式,來引發學習者的學習動機,維持被引起的學習動機,並導引此學習動機朝向課程目標持續地發展。
4.          根據「行動落實觀」的理論觀點來實施課程內容,希冀以「學生文化」為本質,以「行動研究本位」為發展進路,秉持著「課程即研究假設」的立場,據以進行子職教育課程活動。
 
  三、教學者應具備的教學信念與做法 (代結語)
    筆者曾於九十八年五月~六月間運用上述教學理念與做法,實際於嘉義縣新港國中進行子職教育實驗教學,以下內容乃個人在教學後所歸納出的四大重點信念與做法,內容包括:
()學生是改變及提升自我的主導者,在課程實踐的過程中,教學者必須「放手」,讓學生學習擔負起改變及發現自己「盲點」的責任。
    子職教育課程的課程目標乃在於透過各種活動將子職內涵呈現出來,讓學生有接觸及重新反思為人子女職分的機會,學生是改變與提升自我的主體,必須自我體認並擔負起願意讓自己改變的責任,當然,學習者也有選擇「不參與」的權利。因此,教學者不應擔負起提升學生子職知覺的主導者角色,相反地,教學者必須學習「放手」,讓學生在自主性較強的學習氛圍中發現自己的「盲點」並加以「重新框視」,如此才能在自我承諾改變的前提下,以同儕互動為手段,在共享共論的行動之中,重新建構屬於個人獨特擁有的子職內涵。
除此之外,研究者從課堂進行後與學生的分享過程中亦了解到,大部分的學生非常期盼教師能適當地賦予他們改變的責任及給予學生學習的自主權,由此可知,一個備受尊重、接納及自我負責的學習情境是學習者願意努力完成自己預設目標的重要前提。
()提供尊重、安全、多元化的交流管道,以利學生及家長抒發其內心真實想法與感受。
    在每個班級之中,學生的學習風格及人格特質差異十分明顯,課程進行時的親師及師生溝通方式當然不能只偏好其中一種,教學者在多元聲音及風格之後現代背景之下,必須因著學生及家長的需求,提供更尊重、安全及多元化的交流管道 ( 如:父親回饋表、子職教育課程回饋表、學習單、告解箱、電子信箱等媒介 ),如此才可以提供適合於大部分學生及家長坦露個人內心想法及感受的妥適管道,教學者亦能夠在課程進行的同時,廣泛地汲取各方的想法與意見,以了解學習者及家長對課程內容的真實想法與內心感受。
()善用「班級小團體」的課程進行方式,以增加學生彼此分享及接觸多元經驗的機會。
    在班級之中進行子職教育課程,最常遇到的就是學生人數過多而不利討論的困境,傳統學校排排坐的座位安排亦非常不利於情意課程的進行,因此,未來在課程進行的時候,可以盡量以「異質分組」的小組競賽方式來進行課程活動,以增加學生發表內心想法及感受的機會,並在同儕互動的過程之中接觸更多元的經驗與想法,最終能收磨合異己意見、架構個人想法的功效。
 ()善用班級觀察紀錄表,以期備教學檔案。
    教學檔案是教學者評鑑課程功效及反思課程實踐歷程的好幫手,因此,在課程實踐的過程中,教學者應善用各類回饋資料內容,不斷反省自我,以更貼近使用者感受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習者樂於學習。教學者可以透過「班級觀察紀錄表」來獲得回應與支持,並作為處理特殊事件、反思課程實踐過程的重要檔案,觀察的方式可藉由邀請同儕教師作為觀察紀錄的協助者,或以自行錄音、錄影的方法來作紀錄。
本文於 2010-04-19 發表於「其他台灣教育雙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