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lider image 58
:::

國中子職教育課程內涵之探討

學校名稱: 三江國小 作者: 吳順發(教務組長) 指導老師: 吳順發 人氣:7623
一、前言
隨著時代及社會環境的變遷,國人的生育及育兒觀念也產生非常重大的改變,根據內政部戶政司 ( 2008 ) 所編製的重要人口指標報告可知:台灣地區96年總生育率為1.1,意指平均每一位婦女一生的實際生育數為1.1,較95年減少0.02個。由上述統計資料可知,當前的家庭大部分都以生育一個小孩為主。在這個時代背景之下,子女將成為每個家庭中的主角。正因為孩子生的少,所以每個孩子在父母的眼中都是珍寶,父母凡事皆以孩子為中心來做思考,造成孩子「茶來張口、飯來伸手」的態度。為人父母者的「孝子」、「孝女」角色也帶給子女們一個錯誤的迷思,使得為人子女者認為父母親所提供給自己在精神與物質上的滿足是理所當然且不費吹灰之力的,試問在此家庭氛圍中成長的孩子們,怎麼有機會去思考為人子人女者該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呢?
根據一份針對青少年所做的調查顯示:有五成半的青少年認為當自己不停吵鬧時,父母最終會就範;更有六成的青少年承認,他們從小學一年級起,就能利用小事操縱父母 ( 引自Paul, 2002 )父母們不敢向孩子說:「不!」這個事實也讓子女們認為父母親的關愛與照顧是理所當然的,為人子女只要想要什麼父母親就必須立即提供、有求必應!在這種環境下成長的孩子將忽略了為人子女所應盡的角色職分,嚴重的還會因此犯下一些令自己及家人終身悔恨的生命事件,如:今年度在苗栗曾經發生一件逆倫血案,一名15歲獨生少女因帶男友回家中親熱,被返家的媽媽撞見並罵了兩人一頓,少女竟然因此協同男友砍傷每天辛苦載她讀書、煮飯給她吃的母親 ( 張士彥,2008 )。由上述的報導可知,為人子女者不僅不懂得體貼父母照顧子女們的辛苦,還可能因為欠缺對自己角色的認知而犯下社會大眾難以接受的錯誤。除此之外,為人父母者也常因為對子女的要求百依百順,凡事皆以孩子為教養的中心,因而淡化了自己子女們的角色認知及責任感,連帶地造成子女未來自我毀壞的生活型態 ( Paul, 2002 )
我國政府已於民國九十二年正式公布「家庭教育法」,在所頒布的家庭教育法第二條之中明確提到:本法所稱家庭教育,係指具有增進家人關係與家庭功能之各種教育活動,子職教育亦為家庭教育的其中一個範疇,由此可見政府對子職教育這個區塊的重視學校是推動家庭教育的最佳管道,藉由學校子職教育的推展,為人師者可以引導學生學習為人子女所應擔負的角色職分,在子職教育課程實踐的過程之中,教師可以藉由安排與課堂所學內容相關之家庭作業,讓孩子帶回家與父母一同互動、實踐,藉此以增進親子間相處的量與質並改善親子間的互動關係。簡要言之,透過學校子職教育課程的實踐來教導學生認識為人子女所應盡的本分;學習與父母互動時該具備的技巧與態度,進而提升親子間的親密感,將是一個可以介入的好管道。
然而,目前與子職教育課程設計相關的研究並不多,學校教師雖有心在學校教學活動之中協助學童改善其子職認知及親子關係,但在實施子職教育課程的時候,常常沒有一套課程設計內容或教學模式可供參考。有鑑於此,筆者希望透過本文之論述以提供未來有志從事子職教育課程編製與實踐之家庭教育工作者一個參考的方向,期盼未來能透過子職教育課程的設計與實踐,以提升學生為人子女的子職角色認知並促進親子間的互動關係。
二、國中子職教育課程內涵之探討
()子職的內涵
「職」代表的是一種職務、責任,所謂「子職」指的是為人子女在家庭生活之中所應盡的職分及所應該擔負起的責任。國中生正處於Erik H. Erikson心理社會期中的青少年期,其發展任務與危機為:自我整合對角色混淆(identity vs. role confusion),發展順利者將具有明確的自我觀念和自我追尋的方向;反之,將感到徬徨迷失而喪失了自己的生活目的與方向 ( 張春興,1994 )。在這個發展歷程裡,為人子女者如果能清楚地認知自己在各種角色(如手足角色、同儕角色、子女角色等)中的權利與責任,將有助於個體朝明確的自我觀念與追尋方向作發展。
在我國傳統的倫理思想中,善盡子職可以視為是孝道倫理的一部分 ( 娟,2004 )在中國社會中,與子女職責相似的概念是孝道,只是子女的職責呈現的是孩子對父母親所能盡到的責任部分,孝道包括對子女更高標準的要求,因此盡到子女的職責應是盡孝道的部分 ( 陳若琳等,2002 )。由於「子職」在家庭教育領域仍是一個非常新穎的辭彙,與子職相關的文獻論述並不多,因此,筆者將以中國傳統的孝道倫理內容為基礎,並綜合各學者專家對於子職內涵的定義內容,據以歸納出合乎時代需求的子女角色實踐內涵,茲整理相關文獻如下。
Blustein ( 引自成中英,1981 ) 對應父母責任與子女權利,歸納出未成年子女對父母的責任為:子女在其未成年受教養階段應對父母服從,服從表示子女與父母合作,使父母能為子女的最佳利益作想以嘉惠子女。Kadushin 及 Martin ( 1988 ) 以親子間「權利—義務」的觀點歸納以下六項子職內涵:1.子女必須服膺父母所教導的態度及社會價值觀,以展現符合其年齡與性別的行為。2.子女應遵循且接受父母對自己不當行為的管教,修正並展現出符合家庭、同儕團體及社區所能接受的行為。3.子女須滿足父母的情感需求,信賴並尊敬父母,並在社區中表現出能讓父母引以為傲的行為舉止。4.子女須保護自己避免受傷害,且對於父母為滿足子女在身體、情緒及教育等方面的需求所做的努力予以配合。5.子女有維護家庭和睦、降低家庭緊張氣氛的部分責任,應與家人合作分享並忠實以對。6.子女應分擔家務且珍惜愛護父母所供給的衣物、家俱等物品。
楊懋春 ( 1981 ) 以倫理的觀點論述傳統中國家庭父母對子女教養與子女行為的理想與目標,包括:1.要將子女教養訓練成祖先所喜歡或合乎祖先願望的後代。2.順從父母。3.兄弟友愛。4.關心族人。5.和睦鄰居。6.生活技能的訓練。7.耕讀並重的家庭理想。8.避免惡習9.個人德性之養成。
黃堅厚 ( 1982 ) 則認為青年時期的子女職責實踐細目應包括:1.原則上應順從父母的教訓與指導。2.尊重父母意見,在觀念上盡量與父母溝通;重要之事應請父母表示意見。3.幫助父母做家事和其他工作,爲父母分勞。4.養成良好生活習慣,保持端正的品德。5.用功向學,努力充實自己,力爭上游。6.愛護身體保持健康,不參加危險性的活動。7.隨時讓父母知道自己的行為舉止和活動內容。8.慎交游,不和不良少年交往。
林正文 ( 1987 ) 論及為人子女善事父母的四個面向,包括:1.安親(以寬親心):保健身體、謹慎言行、分勞分憂。2.敬親(以慰親心):言語溫和、出辭入告、徵求意見。3.順親(以悅親心):接納家庭、善解親意、諭親于道。4.尊親(以顯父母):發展潛能、修德行善、創業助人。
李玉珍 ( 2006 ) 將國小高年級學生子職角色的內涵歸納為:1.配合父母教導。2.主動與父母溝通。3.情感回饋。4.維持家庭和諧。5.分擔家務。6.獨立自制。
曾玲真 ( 2006 ) 更在其子職認知與實踐的研究中,清楚列出五項國中生的子女職責,包括:1.情感支持與關懷。2.陪伴體恤與協助。3.主動溝通與尊重。4.獨立自制與照料。5.聯繫安心。
綜觀上述學者專家的看法,我們可以發現早期農業社會的子職內涵傾向以集體主義(家族)的觀點來做思考與發展,強調子女的職分在於順從父母對自己的教導與教訓、表現合乎長輩及祖先們的期望以光耀父母、幫忙父母分擔家務及農事工作等 ( Kadushin & Martin, 1988楊懋春,1981黃堅厚,1982;林正文,1987 ),而近代的研究者 ( 李玉珍,2006;曾玲真,2006;陳若琳,2006 ) 則逐漸將絕對服從長輩的期望及少量的個人情感表達等傳統子職表現,轉變為強調彼此溝通、陪伴與較多的情感表達之現代子職表現。筆者認為:傳統的子職思想並非完全沒有存在之價值,現代化的子職思想也不需要照單全收,唯有融合傳統與現代的子職思想才能夠建構出合乎時代需求之子職內涵,因此,筆者認為二十一世紀的國中生子職內涵應包括以下六項:
(1)       配合父母教導並遵守家規:包括子女應遵循且接受父母對自己不當行為的管教、遵守親子間共同討論的家規並配合父母對自己的各項教導 ( 楊懋春,1981;黃堅厚,1982李玉珍,2006;曾玲真,2006Kadushin Martin, 1988 )
(2)       陪伴體恤並主動溝通:包括陪伴父母做休閒活動以及花時間與父母相處、幫忙父母分擔家務、父母忙碌時會主動幫忙、站在父母立場為他們著想、並主動以溫和的口氣與父母溝通自己內心的想法與看法 ( 黃堅厚,1982;林正文,1987李玉珍,2006曾玲真,2006Kadushin Martin, 1988 )
(3)       情感回饋與支持:包括悅親心、滿足父母的情感需求、關心父母身體健康、分享生活經驗或感想、感謝父母、讚美父母、給予父母情感上的回應 ( 林正文,1987李玉珍,2006曾玲真,2006Kadushin Martin, 1988 )
(4)       維持家庭氣氛和諧:包括抑己順親、克制自己的衝動性感情、對家人所犯的錯誤應抱持彈性及諒解的態度、與兄弟姊妹保持友愛的關係、表現忠誠與關心家人、維護家庭和睦並降低家庭緊張氣氛 ( 黃堅厚,1982;李玉珍,2006;曾玲真,2006Kadushin Martin, 1988 )
(5)       獨立自制與照料:包括愛護自己的身體、不和不良少年交往、不涉足不良場所或從事危險性活動、不沾惹事非或不做違規犯法的事、照顧自己不讓父母擔心( 黃堅厚,1982;林正文,1987;李玉珍,2006曾玲真,2006Kadushin Martin, 1988 )
(6)       傳訊安心:包括出辭入告、使親無憂、告知父母自己外出的行蹤及活動的內容、讓父母了解自己的交友狀況、讓父母了解自己的生活情況、與父母保持聯繫使其安心( 黃堅厚,1982;林正文,1987;曾玲真,2006 )
()子職教育的內涵
家曾是每個人心目中可以無條件被愛、被接納、被鼓勵,並在其中感受到自己美好地存在這世界裡的美麗天堂。但近年來隨著社會與家庭環境的快速變遷,家庭制度及功能也出現非常大的轉變,父母無法給予子女一個正常功能的家庭,自然也無法提供子女健全的家庭教育。在此改變之下,家庭必須透過社會機構 (如學校) 的協助以學習新的技巧、策略和方法來重健家庭之情感、保護、養育的功能 ( 林淑玲,2004;曾瑞真,2006 )。因此,政府及學校介入家庭之中,扮演協助家庭成長的教育角色成為一個必然的趨勢。
子職教育為家庭教育的一環,其主要的目的乃在於透過教育活動的實踐以教導為人子女者增進其角色認知。至於子職教育該教授什麼內容呢?國內外可參考的研究文獻並不多見,因此,筆者將本著上段論述所提及與子女職責相似的孝道概念文獻,再佐以與子職教育相關的課程設計內容,以建構國中子職教育的內涵,茲整理相關著作及文獻內容如下。
首先,讓我們先探討早期農業社會之中,與子職教育課程相關的教材,如:「弟子規」之中曾提到:「父母呼,應勿緩;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冬則溫,夏則凊;出必告,反必面」、「事雖小,勿擅為;勿雖小,勿私藏」、「親所好,力為具;身有傷,貽親憂;德有傷,貽親羞」等。孔子在「論語」之中也曾告誡門下弟子:「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為人子女,聽於無聲,視於無形。」等 ( 佚名,2008;宋淑萍,1983 )。由上述古代名著之中,我們可以看見傳統中國社會對子女職分的期待與訓示,隨著時代背景的不同,也許子職教育的內涵會有所改變,但古人對子女職分教育的期待與實踐內涵也可以作為子職教育課程內涵的重要參考教材。
其次,綜觀近年來各縣市政府及家庭教育研究機構針對國中階段學生所出版的家庭教育課程活動設計彙編( 周麗端,2005;張銀釵2005;曾文龍,2006台北縣教育局,2007 ),筆者發現,以子職教育為設計主軸的活動彙編竟付之闕如。近年來針對國中生所設計的家庭教育活動內容大致分為以下三個大面向:(1)家人關係(2)家庭資源管理(3)家人共學,這三個大面向之細目內容與子職教育內涵相關的包括:(1)認識多元家庭類型下的健康家人關係(2)家庭共學活動的規劃與實踐,健康家人關係的設計內容以認識家庭的意義、家人溝通、情感表達與回饋、家庭危機與壓力的認識為主;家人共學的部分則以家庭休閒活動的規劃與參與為主。由上述資料可知,子職教育的內容大部分都融入在家庭教育的其他範疇之中,因此,筆者認為,在進行子職教育課程設計時,吾人可以汲取其他家庭教育的活動設計之內容並將其內容與子職角色的內涵作適切地連結,以教導學生增進子女本分為主軸,再佐以教導學生學習如何與家人健康相處之道,如此才能建構更多元彈性的子職教育內容。
最後,讓我們整理學者們在孝道倫理及子職教育活動的論述內容,以作為規劃子職教育內涵之參考,茲論述如下。
黃堅厚 ( 1982 ) 提到為人子女者對父母的重要職責,包括:奉養父母,使其衣食無缺(安享晚年)、聽從父母的意見(尊敬父母)、學有所成,使父母以己為榮(顯揚父母)、使父母快樂(悅親,不使父母生氣)、關心父母健康、生活、起居、不使父母擔憂、操心、善體親心(體貼父母的心意)、愛護自己,注意健康、對父母態度要恭敬、不做對不起父母的事、不使父母蒙羞、幫助父母做事,分擔辛勞(父母交待的事,立刻去做)。
張耐 ( 2000 ) 則指出透過子職教育活動的進行,可以幫助青少年了解家庭的意義與價值,增進子女對家庭的認同,並學習與父母家人相處的知識與技巧,以達成家庭幸福、祥和社會的目標。張氏也認為:我們可以透過活動的進行讓青少年認識自己在家中的角色、價值與家庭型態,引領青少年體認父母親的角色及其在家中所擔負的責任,使其能夠設身處地同理父母的心情與難為之處,同時還必須學習有效的親子溝通技巧,讓青少年在面對親子衝突與問題時,能避免親子間不合理的期待與爭執。
曾玲真 ( 2006 ) 歸納相關文獻提出子職學習的四大方向,包括:
(1)協助子女獲得積極的子職角色-善用比馬龍效應,透過良好的子職角色期待,培養子女健全對子職角色的認識並能加以實踐。(2)教導子女學習認定的角色-教導子女認識社會規範對子職角色的期待與價值。(3)擴大學習角色的範圍-使子女有機會學習多種角色(例如各種不同情境的學習),學習的角色越多越能豐富學習經驗,有利子女的子職角色發展。(4)提供有效的示範-子職角色的學習預期有效,提供示範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透過認同、學習、模仿以獲得與子職相關的角色知覺並能進而實踐。
綜合上述三位學者的論述內容,筆者認為,融合古今與子職相關的論述與研究內
容,再佐以當代各縣市政府及研究機構的出版品,以增進子女本分為主軸,教導學生學習如何與家人健康相處之道為副軸,據此原則以規劃更多元彈性的子職教育內涵。本文以上述原則為依據,規劃以下三個國中子職教育教學內容,茲分述如下:
1.          教導學生認識家庭的意義、價值、功能與家庭重大生命事件,以增進為人子女者對原生家庭的認同感,內容包括:認識家庭的意義、功能與重要性、檢視自己與家人的關係、回顧家庭重大危機及壓力事件。
2.          教導學生認識為人子女所應盡的角色職分,內容包括:服從父母教導並遵守家規、陪伴體恤並主動溝通、情感回饋與支持、維持家庭氣氛和諧、獨立自制與照料、傳訊安心。
3.          教導學生學習與父母及家人健康相處的知識與技巧,內容包括:認識情緒的本質及家人表達正負面情緒的方法、認識親子衝突的原因與因應衝突的方式、學習主動表達內心情感的方法、學習主動規劃家庭休閒活動並邀請家人一同參與。
 ()子職教育課程設計模式與實施模式
綜觀近年來國內家庭教育相關研究內容,與子職議題相關的研究並不多見 ( 蔡嫈娟,2004;曾玲真,2006;李玉珍,2006 )以國中學生為對象、子職教育為主題加以設計並實際在教學現場實踐並加以評估之論文研究仍付之闕如,更遑論一套專門的課程理論與課程發展模式可供依循。因此,在本段論述之中,筆者將參酌各課程領域專家學者的看法,針對子職教育實踐過程可能面對的實務問題,檢視各個課程模式,選擇、整合各種模式以發展適當的方式。茲就當今主要的課程設計模式與課程實施模式分別加以論述。
1.子職教育課程設計模式
黃光雄 ( 1996 ) 曾提出三種常見的課程設計模式,包括:「目標模式」、「歷程模式」及「情境模式」。以下就上述三個課程設計模式的內容分別加以說明並綜合歸納出本子職教育課程之設計模式。
(1)目標模式
a.特色與優點
「目標模式」又稱為「泰勒模式」或「直線模式」,強調目標的指導功能,直接以目標為導向來引導課程的設計,主要包括四個階段,依序為:目標的設定、課程的選擇、課程的組織、課程的評鑑。根據學者專家的看法 ( Brady, 1990;黃光雄、蔡清田,1999 ),「目標模式」包含以下六個特色及三個優點,就其特色而言,包括:第一、重視具體的課程目標,目標通常具有結構和階層性。第二、把特定目標以行為術語表達,強調價值中立的教學目標。第三、預先決定要學習者發展的行為特徵,且盡量把詳述目標和行為一致化。第四、折衷課程立場,包容「精粹主義」、「經驗主義」、「社會行為主義」、「科技主義」。第五、合理性的慎思探討架構,以泰勒模式而言,它包容了許多傳統觀點及理論假設,提出合理明確的目標建立架構。第六、系統性的課程設計步驟,以邏輯、系統、理性的步驟描述課程設計的程序,避免哲學與政治的偏見。就其優點而言,包括:第一、為課程設計者提供一個清楚的指導方向,目標的準確性和清晰度可以提高課程的成效。第二、簡化了課程設計的過程,為課程設計者提供一個可行的藍圖。第三、課程要素的順序據明顯的邏輯性和理性,可廣泛應用於各種學科及教學層次。
b.流弊與批判
    「目標模式」雖然簡化了課程設計的程序,但易流於技術取向,形成僵化的步驟,學者專家曾針對「目標模式」提出諸多的批評 ( Stenhouse, 1975;陳伯璋,1982;歐用生,1986;黃政傑,1992 ),包括:第一、泰勒模式只注重課程設計的效率、技術取向、工具理性,目標的合法性與意識型態問題則欠缺考慮,且這種「目的-手段」的工具理性,缺乏反省與批判,忽略了人類解放、自主、思考、判斷和創造的需要。第二、泰勒模式缺乏「回饋」,未能提供修正的依據,且在組織學習經驗與評鑑之間亦缺少一個「實施」的步驟。第三、「目標模式」強調價值中立、妥協及折衷主義,迴避價值判斷議題並忽略了課程背後的政治、經濟和意識型態上的問題,雖能逃離偏激的陷阱,卻未能解決課程設計的實際問題,反而落入價值中立的窠臼。第四、課程不該以事先訂定的結果為中心,應以過程 (學生的學習表現) 為中心,課程所該關注的是過程而非目標,因此課程設計不宜由詳述目標開始。
(2)歷程模式
a.特色與優點
Stenhouse所提出的「歷程模式」強調教育的方法與教學過程,重視學習者的學習與教師的專業思考。綜合國內外學者專家的看法 ( Stenhouse, 1975Barnes, 1982;黃政傑,1992;王文科,2002 ),「歷程模式」的特色及優點包括:第一、以過程或程序為課程設計原則,而不以目標或內容為關注焦點。第二、透過討論的方式,讓學生探索有價值的教育領域,而不是要達成某些預定的目標或學習效果。第三、課程目標被分析成學習過程或輸入,而非預期的行為結果或輸出。第四、從課程內容和教學活動的課程設計開始,注重教學過程和學生在此過程中的學習經驗,給予學生自由、創造的機會,以產生各種學習結果。第五、「歷程模式」直接關注教育過程的不斷調適,目的在使教育產生最大的效益,使學習者能有最大限度的學習與發展。
b.流弊與批判
    「歷程模式」雖然致力於彌補目標模式無法解決的問題,並針對課程設計的程序性問題提供了一些可行的做法,然而其模式內容仍然有許多可批判之處,根據各學者專家的看法 ( Stenhouse, 1975;施良方,1997;陳明鎮,2001 ),有關「歷程模式」的流弊與批判包括:第一、「歷程模式」並非價值中立的,「歷程模式」涉及「需要」、「興趣」、「成長」與「發展」等概念並非與價值無關,太強調價值的相對性易激起價值體系對立的問題。第二、過程模式難脫離目標模式的影響,必須有限度的運用「目標模式」的理念,因為目標在課程設計中是不可或缺的,因此,課程設計者應鼓勵教師與學生自行設計或協助他們設計有關的學習目標。第三、「歷程模式」的重心只是在關注教學的脈絡與過程,與「目標模式」並沒有非常顯著的差異存在,且「歷程模式」只對教材差異的處理具有敏銳度,並無法提出直線處理因素的形式。第四、「歷程模式」在實施上有其困難性,「歷程模式」期望「教師即研究者」並對教師提出了許多的要求,教師的素質能否配合仍是一個大問號?因此,過程模式仍處於過程之中,有待進一步的發展以達完善的境界。
(3)情境模式
a.特色與優點
「情境模式」又稱為「文化分析模式」,強調由文化選擇的角度來詮釋課程,主要包括五個要素與三個考慮,五個要素包括:分析情境、擬定目標、設計方案、實施方案 (解釋與執行)、評鑑方案 (觀察、評估、回饋與重建) ;三個考慮包括:知識的本質、個別兒童的本性、社會情境 ( 轉引自陳明鎮,2001 )根據學者專家的看法( Skilbeck, 1984;陳明鎮,2001 ),「情境模式」的特色及優點包括:第一、視學習情況為課程發展的主要問題,注重教材生產或課程轉化策略,鼓勵設計者考慮需要改變的情境,而非強調實施預先設計的模式和課程變革的策略。第二、「情境模式」比起泰勒模式更具靈活性,對改變中的情境也更具適應力。第三、「情境模式」包括「目標模式」及「歷程模式」的部分內容,可以說是一種折衷的課程模式。第四、重視課程設計過程的價值特性和政治特徵,將課程設計至於文化架構之中,教師可藉由引導學生了解文化價值、詮釋架構和符號系統的機會,改造和轉變學生的經驗。第五、課程發展的焦點著重在個別學校和教師身上,即所謂的學校本位課程發展,是最能促成轉變的方式。第六、「情境模式」補足了泰勒模式在目標建立程序上的不足,也引導我們關注課程的內外在影響因素。
b.流弊與批判
    根據學者專家的研究結果 ( 王文科,2002Kelly, 2004 ),「情境模式」之流弊與批判包括:第一、「情境模式」強調以文化的角度來詮釋課程,然而,文化本身涉及價值的判斷與爭議,共同文化在多元文化的時代背景下很難存在,因此,共同課程根本不能實現或者會成為不合適的安排。第二、「情境模式」的共同課程多反應中產階級文化,較不利於社經背景較差的學生學習,且此模式的文化選擇太重視社會需求,忽略了學生個人的興趣。第三、「情境模式」未能充分考慮知識概念在課程中的重要性,未能明確地指出知識、社會與學生興趣衝突時,該如何取捨?
綜合上述三個主要的課程發展模式觀點,筆者認為,目標模式的課程觀點提供我們一個明確的目標導向來引導子職教育課程的設計,然其強調目標的達成、價值的中立,忽略了課程實踐過程中學習者學習表現,並無法完整服膺重視多元價值、學生感受的子職教育課程理念。其次,歷程模式的課程觀點觀注學生的學習經驗、學習經由討論方式而來及給予學生自由、創造的機會等觀點,提供子職教育課程模式在課程內容安排時一個極具參考價值的理念,然其強調價值的相對性容易激起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的價值對立,且難脫目標模式以教學者觀點為主的僵化目標設定,對於多元價值及以師生互為學習主體的子職教育課程而言,仍有其限制之處。因此,以折衷模式為出發點,強調個別學習者的文化特性、個別的社會情境、鼓勵設計者依情境不同調整教材等課程觀點的情境模式,應可以服膺強調多元價值、教師及學習者互為主客體、重視個別社會情境的子職教育課程,然其課程設計模式仍以直線模式為主,缺乏各步驟間的相互回饋,應是子職教育課程設計時可以再加以修正之處。
綜上所述,子職教育課程設計者可根據情境模式的內涵為基礎,再加入各階段中的「回饋」歷程,以使子職教育課程模式更加地完整。據此論之,提出可行之子職教育課程設計模式及範例如下圖1所示。

分析情境
()外在因素
1.社會及文化變遷
2.家長的期望
3.社區的價值標準
()內在因素
1.學生因素
(包括能力、興趣、需求與動機)
2.教師因素
(包括經驗、專長、知識與價值觀)
3.學校屬性
(包括學校文化與校風)
 
 
 
擬定目標
設計課程內容
(一)我們這一家
(二)認識我是誰
(三)情緒溫度計
(四)衝突一瞬間
(五)家庭危機總動員
(六)愛在心裡口常開
(七)帶著家人High起來
課程實踐
()對象
國中二年級學生
()時間
每週九十分(二節),共八週,共計十二小時。
()方式
1.講述教學法
2.討論教學法
3.影片觀賞
4.角色扮演
5.體驗活動
6.學習單
7.實作活動
課程評估
()形成性評估
1.學習單
2.角色扮演
3.觀察評量
4.口頭評量
5.實作評量
6.班級觀察紀錄表
7.子職教育課程回饋表
8.父親回饋表
()總結性評估
1.子職認知問卷
2.父子親密感量表
回饋
 

 
 
 
 
 
 
 
 
 
 
 
 
 

 

1. 職教育課程設計模式
2.子職教育課程實施模式
有效的課程活動設計實踐應該強調溝通與分享,在師生互相支持與反省的過程之中去增能。然而,師生互相支持與反省的過程必須奠基於師生間彼此的安全信賴關係。因此,子職教育課程的進行必須以建立師生之夥伴關係為課程實踐的第一步。之後,再運用團體分組的方式,將整個班級分成五至六個小組來進行子職教育課程活動,以增加學生在班級中和他人互動與分享的機會,同時獲取同儕的支持性力量,減少個別工作所帶來的壓力,進而學習彼此合作以解決共同的問題。徐惠嫃 ( 2001 ) 就曾歸納Carrell的論述,提出運用團體進行方式對青少年而言有以下幾個好處:(1)在團體的情境中,青少年會清楚理解到,自己認知的特殊想法,其實大家都曾經有過相似的想法與行為。(2)在團體中,團體領導者提供一種青少年想要的楷模,並創造一個安全的空間讓青少年來探索、嚐試。(3)團體的進行減少了個別諮商的壓力。(4)團體的進行處理了青少年的自我中心議題。(5)提供一個青少年可以練習社會技巧的地方。(6)團體的環境讓青少年可以藉由同儕的支持發展自我的概念與建立自我的力量。(7)團體的方式可以縮小階層觀念,打破上下從屬關係,可以共同討論彼此所持有的價值觀。簡要言之,運用團體方式來進行子職教育課程活動,不僅可以增加學生的互動與分享機會,更可以讓學習者在溫暖、友善、安全的環境之中獲得同儕的支持與情感回饋,逐漸進入學習主題並共同面對問題,在沒有上下階層觀念及從屬關係的前提之下,一起做決定或學習新觀念與新技巧。
除此之外,我們亦可以參考與子職概念相仿的孝道概念之教學方法,以作為子職教育課程實踐時之參考。據此論之,就曾有學者 ( 劉秀菊,1996 ) 提出孝道教學方法應用的四個重點,包括:(1)啟發學生智慧:有了智慧才可以提高推理的能力,才能自律自主地辨別是非善惡。有了智慧,個人才能夠洞察事理真象,避免為惡而不自知。有了智慧才能知孝行孝,增加孝的效果,擴大孝的範圍,肯定孝的堅持。(2)多元的指導方法:指導方法的設計應該配合學生心理發展的階段,方法應多採用和學生切身有關及感興趣的。如:剪貼、閱讀、講故事、作文、話劇、角色扮演、小組討論、校外參觀。(3)家庭、學校和社會互相的配合推展:杜威說:「學校生活是由家庭生活逐漸發展而來,因此,學校應該繼續進行學童在家庭中已經熟悉的活動。」又說:「學童應該透過社區的生活,來刺激並且輔導其學習。」(4)加強各科情意的教學:各科教學都包含知識、技能和情意等三個領域,學校孝道教學的成功有賴於各科的配合。
最後,以課程實施的研究觀點論之,蔡慧琦 ( 2003 ) 認為課程實施的過程中,會牽涉到兩個課程實施的研究觀點,一個是「忠實觀」(fidelity),強調教師應「忠實」課程內容,實施完全符合課程設計者理念的教學;另一個是「相互調適觀」(mutual adaptation),強調教師在實施課程的過程中,可依教育情境彈性調整教學內容,以確保課程實施的成功。歐用生 ( 1996 ) 也提到:吾人應該試著從課程實施的「忠實觀」和「相互調適觀」,轉移到教師教室教學情境的「行動落實觀」,也就是所謂的「落實觀」的課程實施,才能觀注到教室層面的課程發展設計的轉化與課程實施行動的落實。
根據上述學者專家的研究論述,筆者認為子職教育課程的實施應以課程實施的忠實觀、相互調適觀、行動落實觀為基礎,強調教學者忠於自己經理論基礎所設計的教學內容,之後依教育情境的不同微調教學的內容,最終以實際行動將課程設計內容轉化到課程實踐之中。之後再佐以實務教學者的教學經驗,並遵循團體動力的觀點,如此才能讓教學者與學習者在穩固與安全的信賴關係下學習成長。因此,子職教育課程的實施模式應包括以下四個重點面向:
(1)       教學者與學習者以尊重、信任、包容、支持、友善、溫暖、互相關懷等夥伴關係的建立為基礎,以求儘快解除彼此的武裝,進入學習主題;並依教學情境調整教學內容以共同面對問題、做決定、學習新觀念。
(2)       以啟發學生自省、提供學生體驗機會的方式來引導學習者有身歷其境、感同身受之感,進而能反思、修正自我的認知,進而在家庭生活中努力實踐新觀念與新作法。
(3)       以多元的指導方法,如:電影觀賞、團體活動、角色扮演、調查活動、學習單、說故事、家庭作業等方式,來引發學習者的學習動機,維持被引起的學習動機,並導引此學習動機朝向課程目標持續地發展。
(4)       根據「行動落實觀」的理論觀點來實施本次課程內容,希冀以「學生文化」為本質,以「行動研究本位」為發展進路,秉持著「課程即研究假設」的立場,據以進行子職教育課程活動。
三、結語
    隨著家庭結構的變遷及家庭價值觀念的轉變,現代社會對於「子職角色」的期待已經和傳統社會的思維有所不同,中國傳統社會中所期待的「子職角色」,如:「養兒防老」、「不孝有三、無後無大」、「父母在、不遠行」等觀念,已不能完全符合當代社會對於為人子女者的期待了。然而,這並不代表傳統社會對子職角色的期待沒有任何存在地價值,而是必須因人、因事、因時、因地、因物制宜來融合傳統與現代的觀點,建構吾人對於「子職角色」的新思維,如此才能在資訊及價值觀快速變遷的社會背景之下,重新喚醒為人子女對於自己角色的認知,並建構出更多元彈性的「子職角色」內涵。
    學校子職教育的推動是建構學生「子職角色」認知的最佳介入管道,教師及家庭教育者必須先澄清自己的舊思維並重新思考子職教育課程的可行內涵,才能協助我們的下一代學習更健康可行的子職認知與行為。本文嘗試歸納古今專家對於「子職角色」的觀點及期待,並綜合可行的課程設計與實踐模式,以提供學校教師及家庭工作者在設計子職教育課程時之參考,期盼透過子職教育課程的設計與實踐,為人子女者能學習調整社會及自己兩方對於「子職角色」期待的落差,並將學校之中所建構之觀念帶回家庭生活中努力地實踐,以成就更多幸福美滿的家庭!
 
 
 
 
 
 
 
 
 
 
 
 
 
 
 
 
本文於 2009-04-24 發表於「其他家庭教育雙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