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lider image 58
:::

吾愛吾鄉(話我家鄉組--第二名)

學校名稱: 溪口國中 作者: 張育慈(三年愛班) 指導老師: 白雅雯 人氣:869

  有別於繁華的都市,我的家鄉是個民風淳樸的鄉村,離嘉義市區約莫四十分鐘的車程,來到鄉境,就可以看見大大的路標,上頭寫著溪口鄉三個字,每次回家看見這個路標,心裡總會湧上一股熱浪,使我迫不及待想奔回她的懷抱,奔回這塊孕育我的土地,奔回我和家人樂以安居的小鄉村──「溪口鄉」,一個讓我充滿安全感、給我溫暖的地方。

  為什麼這塊土地要命名為「溪口」呢?來到此處的觀光客常有這樣的疑惑,其實在以前,這裡不叫溪口,當時大家都稱它為「雙溪口」,這是因為鄉村裡有兩條分別稱為石龜溪三疊溪的溪流交會,因此便稱它作雙溪口,但之後台灣受到日本的統治,分別又改名為「雙溪口區」與「溪口庄」,一直到民國三十四年臺灣光復,才改稱現在我們所知道的溪口鄉

  說起家鄉的特色,第一個讓我想到的就是香酥可口的「鳥仔餅」了,當聽到這個名詞時,可別真的以為鳥仔餅是用小鳥做成的,鳥仔餅是一種用麵粉、地瓜和麥芽等等的食材製作而成的點心,早期的溪口鄉是個以農業為主的鄉村,希望早日脫離苦日子的農民們,非常重視中元普渡這個節日,為了祈求農業豐收,卻又苦於無法負擔大魚大肉的供品,於是,「鳥仔餅」就誕生了,農民們把糕餅做成小鳥的形狀,用以代替魚肉祭拜,演變至今,鳥仔餅已成為家鄉特有的點心與伴手禮,而且口味多元,如芋頭、紅豆和抹茶等等,每嚐一口,濃郁的香味不僅滿足了我的口腹之慾,更提醒我必須心懷感激,感激前人的努力開創,而讓我擁有如今優渥的生活。

  另一個令我食指大動的美食,就是常常在夜市所看到的,一串串香噴噴的煎鳥蛋,但是你知道這些鳥蛋是怎麼來的嗎?其實這些蛋都是一種名為「鵪鶉」的鳥類所產下的,在溪口,養殖鵪鶉鳥已有四十年的歷史,平均每天在養殖場可生產四十萬顆鵪鶉蛋,這個數字聽起來是不是很驚人呢?鵪鶉蛋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鐵質和鈣質等,對養顏美膚是一大聖品呢!至於鵪鶉鳥本身也富含高營養價值,適合滋補身體,因此鵪鶉又被稱為「會走路的人蔘」,下次若有機會來到這兒,不妨遊逛一趟鵪鶉養殖場,更進一步認識這種外表看似不起眼,卻對我們十分有助益的鳥類吧!

  如果你認為我只熱愛家鄉的美食,那倒不盡然,我的故鄉還特產一種讓我割捨不了的東西,你猜是什麼呢?每天一大清早,來到熱鬧的溪口市場,映入眼簾的是提著大包小包的婆婆媽媽,各個攤販為了拼業績,扯開喉嚨,放聲叫賣,略帶沙啞的聲音可是誰也不讓誰呢!瞧!他們臉上那一顆顆晶瑩而斗大的汗珠,聽!他們那充滿濃濃鄉土味的純正閩南語叫賣聲,如此豐富的聲光畫面足以把瞌睡蟲都叫醒了。這個菜市場裡大多都是老顧客了,老闆們常常親切地加送一把青菜或是少算個幾塊錢,彼此間噓寒問暖,每次從市場回來,總覺得心頭暖暖的,就算有時候隔了好一段時間沒去,老闆還會記得自己,並且關心為什麼最近都沒來?是不是生病了?我覺得這一句小小的關心話語,勝過任何良藥,即使大家不太熟識,每次頂多只聊個幾分鐘,但不經意的寒喧,卻讓彼此變得像是老朋友一般,這正是我最喜歡這個市場,這個鄉村的原因──充滿溫馨的人情味。

  可惜隨著時代變遷,這個鄉村的人口移出率逐年增高,在這裡,因為工作機會少,種田的工作又很辛苦,使這個鄉鎮逐漸高齡化,路上隨處可見爺爺奶奶帶著孫子出門散步,或是三姑六婆在樹蔭下乘涼聊八卦,或許當你來到這個地方,你會覺得它落後、沒特色,只是個普通的農村,但如果你能深入了解、親自走訪一趟,甚至住上一段日子,相信你一定會對這個地方改觀,並且懷念起這裡獨特而濃濃的人情味,而這裡正是我所熱愛的鄉土──嘉義縣溪口鄉

 

 

本文於 0000-00-00 發表於「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