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lider image 58
:::

手作竹編 體驗傳統農家工藝

學校名稱: 美林國小 作者: 葉千綺(教師) 指導老師: 人氣:642
嘉義縣美林國小,位處曾以竹編技藝聞名全臺的溪口鄉崙尾社區內,學校近年積極與嘉義縣崙尾天赦竹編發展協會合作,除搭配美勞課程帶領學生編製竹藝品,體驗農村生活工藝外,也運用在戶外生態踏查的交流學習課程,讓學生認識傳統農村竹編文化。 編織竹籃有技巧 「哇!有星星圖案。」二樓教室傳出驚呼聲,原來是學生映彤完成竹編小籃子後的驚喜發現。學習過程中,學生宜臻感覺雙手就像是要打結一樣,不聽使喚。整堂課下來,她整理出編織的技巧,就在一上一下的交叉編織。完成的竹編小籃子,可以放文具用品、餅乾糖果、盆栽,非常實用。 學生昱諺在進行籃身與底座組合時,自行發展出新方法,他邊做邊說:「這樣一片一片往下壓,圍著它繞一圈,就做好了。」教師仔細檢查竹籃,因為不需要任何黏著劑,還真的看不出是如何編織成功的,這就是竹藝品的巧妙之處了。 交換禮物有巧思 與阿里山山美國小的交流課程中,學校安排四年級學生完成竹藝品與鄒族祝福手環,作為交換禮物。 握著薄竹片,有的學生專注的跟著細伶阿姨排列順序,有的學生耐心的編織。隨著竹青蛙作品的完成,學生柏諺和瑞彬,忍不住試跳竹青蛙,瑞彬還找到讓竹青蛙跳得高、跳得遠的訣竅。 師生討論竹青蛙的製作心得,大家共同體會是,「我們覺得前腳和後腳是編織時最困難的地方,很怕竹片會斷掉。」原來寬度不到0.5公分的細竹篾,要彎摺出一個圓,並且要在有限的空間裡上上下下的穿梭,真的是考驗學生手的靈巧度呢! 看著細伶阿姨輕鬆、快速地編織,學生毓芸一開始以為很簡單,親自編織竹球後,才發現沒有想像中容易,還是需要同學或是大人的協助才能順利完成。庭毓是大家公認手最靈巧的同學,不僅能指導大家,一個人也能完成好幾顆竹球,她說:「要感謝細伶阿姨教會我最困難的步驟。」 學校希望讓學生從手做過程中學會竹編技巧,並發揚傳統農村工藝。
本文於 2016-08-31 發表於「國語日報第十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