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lider image 58
:::

探索生態 養殖場微旅行

學校名稱: 太平國小 作者: 何素勤(校長) 指導老師: 人氣:50

位處偏遠山區的嘉義縣太平國小申請「微旅行計畫」,與東石「向禾休閒漁場」合作規畫山海交流體驗課程,全校師生得以藉由探索漁村生活,深入認識海洋生態。

取用海水養殖 形成自然循環

漁場主人蔡恭和採天然海水養殖,將傳統漁塭轉型為環境教育場域,鼓勵民眾及學子到現場觀察海洋食物鏈。

養殖池裡的海菜行光合作用,供應充足氧氣,不用水車增加水中氧氣,魚類就能存活。魚類吃海菜上的絲藻,螃蟹吃海菜上的釘螺及活力差的魚;蝦子在池底翻動泥土,清除雜質。池裡生物各司其職,自然形成食物鏈,這是友善環境且具有生態永續意識的工法。

俊澤說:「我們住山上,很少到海邊。海水氣味真特別,大概是池裡生物自然釋放的。海洋生態真奧妙。」

撈海菜摸文蛤 體驗漁村生活

漁場主人不忍海岸被養蚵廢棄的保力龍佔據,於是用漂流木及廢棄物製作環保船,布置造景,讓遊客能近距離觀察海菜樣貌,體驗漁事。

親師生第一次乘坐環保船,人手一槳合力划船,由船長負責撈海菜。但大家沒有共划一艘船的經驗,所以船隻忽東忽西,方向錯亂。後來共商對策,發揮團隊精神,環保船終於有目標的前進。

智詠說:「我船槳拿得太高,濺起大水花,把坐在我後面的人全身噴溼了,船還在原地打轉。划船真不容易!」

導覽員「鮪魚哥哥」說:「撈到的海菜可以帶回家吃,烹煮前,要用流動的清水沖去裡頭的螺和動物卵,再用熱水煮熟,撈出過冷水或冰水,就能用來煎蛋、做沙拉,非常美味呵!」

體驗摸文蛤時,學生捲起褲管,赤腳踏進池裡,在泥巴堆翻找文蛤。池水雖沁涼,但人人期待豐收,賣力尋寶。念幼兒園的宥儒有奶奶陪著摸文蛤,他開心的說:「我找到好多顆文蛤,要帶回家跟爸媽分享。」

養殖池行程結束,一行人來到附近的「鰲鼓溼地」森林園區漫遊,用五感認識多樣的動植物生態。東石漁村保有傳統村落的溫馨與寧靜,散發樸實能量,給了親師生難忘的微旅行回憶。

本文於 2024-04-05 發表於「國語日報樂學第1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