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lider image 58
:::
其他訊息 總舵主 - 主題報導 | 2010-03-29 | 點閱數: 941

 中華日報24日社論「中小學圖書館應做為社區閱讀資源中心」:為推廣讀書風氣,台南縣府在玉井國小興建圖書館,並依照當地特色命名為「芒果故事屋」,其他九所國小圖書館,也即將陸續啟用。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能打造出這些圖書館,實屬難能可貴,今後應繼續增加館藏,加強與社區交流互動,讓學校圖書館播下「悅讀」種子,使社會處處充滿書香。 

 「貧者因書而富,富者因書而貴」,讀書可以充實知識,增廣見聞,培養健全的人格。閱讀更是學習的基礎,如果人人都勤於閱讀,生活將會更有意義。政府過去曾積極推展書香社會,鼓勵民眾「以書櫃替代酒櫃」,教育部也曾編列鉅額經費,推動「全國兒童閱讀計畫」,但閱讀風氣仍有待提升。

 《天下雜誌》曾針對全國國中小學,就是否設立圖書館、圖書館是否電腦化、平均購書預算、是否設立班級圖書、平均圖書館藏書冊數、借閱率、地方政府閱讀重視度等問題,進行「台灣中小學閱讀現況大調查」,結果發現閱讀資源的分配,有極大的城鄉差距。

 被列為A級的優質閱讀縣市,包括台中市、台北市、金門縣、高雄市、桃園縣、連江縣、新竹市等,其中台北市每年有固定經費推動「深耕閱讀計畫」,金門縣五所國中、十九所國小,則各有一千萬元買書,資源最為豐富。被列為B級的中等縣市,則有台中縣、台北縣、台南縣市、宜蘭縣、屏東縣、苗栗縣、新竹縣、彰化縣和嘉義縣市。

 被列為C級的閱讀資源匱乏縣市,包括台東縣、花蓮縣、南投縣、高雄縣、基隆市、雲林縣和澎湖縣,這些縣市國中小圖書資源不足,閱讀風氣偏低,學校外社區圖書館的借閱率,也同樣低得可憐。

 台灣中小學圖書館每年購書預算,平均只有五萬元,約有四分之一學校,購書預算低於一萬元,更有百分之十七的學校,購書預算為「零」。由於苦無購書經費,這些資源匱乏縣市的學生,因圖書館不能添購新書,缺乏文化刺激,往往就輸在起跑點上,這種閱讀資源差異所帶來的發展懸殊,應寄予更多關注。

 玉山銀行志工基金會,曾捐給台南縣西港鄉松林國小一座「玉山圖書館」,引發台南縣政府為孩子營造良好閱讀環境的決心,針對十所國小進行空間改造與充實圖書設備,並彰顯地方文化與產業,做為圖書館的特色,相信一定會受到小朋友歡迎。 

 然而,只挹注少數學校圖書館,對整體閱讀風氣的提升,效果仍然有限,而且各校之間的資源與藏書,也可能重疊,因此學校圖書館與社區閱讀網絡應該充分結合。自一九六○年代開始,美國中小學的圖書館已更名為「教學資源中心」,包括圖書館、教具室、視聽教室、電腦教室,服務對象擴及學生、教師、學校行政人員、家長和社區人士,頗值得我們借鏡。

 學校是提高社區生活素質的主要力量,社區的需求與文化背景,則是決定教育成敗的因素。現在是資訊暴增的時代,學校圖書館除了提供兒童閱讀指導之外,還要對成人讀者提供繼續學習的機會,透過紙本與數位典藏資料,整合學習資源,使每個人都樂於閱讀,並經由終身學習,奠定優質社會的基礎。 

資料來源:http://www.cdnews.com.tw/cdnews_site/docDetail.jsp?coluid=110&docid=101104414